立柱植筋技術要求(《混凝土結構加固設計規范》GB50367-2013下載)
本文目錄,1、,立柱植筋技術要求,2、,框架梁植筋規范,3、,既有建筑物局部改造加固是否整棟樓要按新規范進行計算,4、,請問砌體結構加固設計規范是什么,5、,墻體植筋規范有哪些,1、彈線定位 根據變更設計圖紙的鋼筋數量及位置,標注出植筋位置,經我質檢部門驗收,位置符合設計要求后才可以鉆孔,要求一:框架梁植筋時,原構件的混凝土等級不能低于c20,既有建筑物局部改造加固設計,不需要按新規范對整棟樓進行計算;有關加固計算問題,可查閱《混凝土結構加固設計規范》GB50367--2013,3.2 設計計算原則的相關條文的規定,23基本規定3.1一般規定
立柱植筋技術要求
1、彈線定位 根據變更設計圖紙的鋼筋數量及位置,標注出植筋位置。經我質檢部門驗收,位置符合設計要求后才可以鉆孔。
框架梁植筋規范
要求一:框架梁植筋時,原構件的混凝土等級不能低于c20
既有建筑物局部改造加固是否整棟樓要按新規范進行計算
既有建筑物局部改造加固設計,不需要按新規范對整棟樓進行計算;有關加固計算問題,可查閱《混凝土結構加固設計規范》GB50367--2013,3.2 設計計算原則的相關條文的規定。
請問砌體結構加固設計規范是什么
23基本規定3.1一般規定3.1.1砌體結構經可靠性鑒定確認需要加固時,應根據鑒定結論和委托方提出的要求,由有資格的專業技術人員按本規范的規定和業主的要求進行加固設計。加固設計的范圍,可按整幢建筑物或其中某獨立區段確定,也可按指定的結構、構件或連接確定,但均應考慮該結構的整體性。3.1.2在加固設計中,若發現原砌體結構無圈梁和構造柱,或涉及結構整體牢固性部位無拉結、錨固和必要的支撐,或這些構造措施設置的數量不足,或設置不當,均應在本次的加固設計中,予以補足或加以改造。否則,加固設計無效。3.1.3加固后砌體結構的安全等級,應根據結構破壞后果的嚴重性、結構的重要性和加固設計使用年限,由委托方與設計方按實際情況共同商定。3.1.4砌體結構的加固設計,應與實際施工方法緊密結合,采取有效措施,保證新增構件及部件與原結構連接可靠,新增截面與原截面粘結牢固,形成整體共同工作;并應避免對未加固部分,以及相關的結構、構件和地基基礎造成不利的影響。3.1.5對高溫、高濕、低溫、凍融、化學腐蝕、振動、溫度應力、地基不均勻沉降等影響因素引起的原結構損壞,應在加固設計中提出有效的防治對策,并按設計規定的順序進行治理和加固。3.1.6砌體結構的加固設計,應綜合考慮其技術經濟效果,既應避免加固適修性很差的結構,也應避免不必要的拆除或更換。注:適修性很差的結構,指其加固總費用達到新建結構總造價70%以上的結構,但不包括文物建筑和其他有歷史價值或藝術價值的建筑。3.1.7對加固過程中可能出現傾斜、失穩、過大變形或坍塌的砌體結構,應在加固設計文件中提出有效的臨時性安全措施,并明確要求施工單位必須嚴格執行。3.1.8砌體結構的加固設計使用年限,應按下列原則確定:
31結構加固后的使用年限,應由業主和設計單位共同商定;2一般情況下,宜按30年考慮;到期后,若重新進行的可靠性鑒定認為該結構工作正常,仍可繼續延長其使用年限;3對使用膠粘方法或摻有聚合物加固的結構、構件,尚應定期檢查其工作狀態。檢查的時間間隔可由設計單位確定,但第一次檢查時間不應遲于10年。3.1.9未經技術鑒定或設計許可,不得改變加固后砌體結構的用途和使用環境。3.2設計計算原則3.2.1砌體結構加固設計采用的結構分析方法,在一般情況下,應采用線彈性分析方法計算結構的作用效應,并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砌體結構設計規范》GB50003的有關規定。3.2.2加固砌體結構時,應按下列規定進行承載能力極限狀態和正常使用極限狀態的設計、驗算:1結構上的作用,應經調查或檢測核實,并應按本規范附錄A的規定和要求確定其標準值或代表值,若此項工作已在可靠性鑒定中完成,宜加以引用。2被加固結構、構件的作用效應,應按下列要求確定:1)結構的計算圖形,應符合其實際受力和構造狀況;2)作用效應組合和組合值系數以及作用的分項系數,應按現行國家標準《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確定,并應考慮由于實際荷載偏心、結構變形、溫度作用等造成的附加內力。3結構、構件的尺寸,對原有部分應采用實測值;對新增部分,可采用加固設計文件給出的名義值。4原結構、構件的砌體抗壓強度和受力鋼筋抗拉強度標準值應按下列規定取值:1)當原設計文件有效,且不懷疑結構有嚴重的性能退化時,可采用原設計的標準值;
42)當結構可靠性鑒定認為應重新進行現場檢測時,應采用檢測結果推定的標準值。5加固材料的性能和質量,應符合本標準規范第4章的規定;其性能的標準值應按本規范第3.2.3條確定;其性能的設計值應按本規范各相關章節的規定采用。6驗算結構、構件承載力時,應考慮原結構在加固時的實際受力狀況,包括加固部分應變滯后的特點,以及加固部分與原結構共同工作程度。7加固后改變傳力路線或使結構質量增大時,應對相關結構、構件及建筑物地基基礎進行必要的驗算。8地震區結構、構件的加固,除應滿足承載力要求外,尚應復核其抗震能力;不應存在因局部加強或剛度突變而形成的新薄弱部位;同時,還應考慮結構剛度增大而導致地震作用效應增大的影響。注:本規范的各種加固方法,一般情況下可用于結構的抗震加固,但具體采用時,尚應在設計、計算和構造上執行現行國家標準《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
50011、行業標準《建筑抗震加固技術規程》JGJ
116、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的《地震災后建筑鑒定加固技術指南》的規定和要求。3.2.3加固材料性能的標準值(fk),應根據抽樣檢驗結果按下式確定:fk=mf–k·s(3.2.3)式中mf——按n個試件算得的材料強度平均值;s——按n個試件算得的材料強度標準差;k——與?、c和n有關的材料強度標準值計算系數,由表3.2.3查得;?——正態概率分布的下分位數;根據材料強度標準值所要求的95%保證率,應取?=0.05;c——檢測加固材料性能所取的置信水平(置信度),一般對鋼材,可取c=0.90;對混凝土和木材,可取c=0.75;對砌體,可取c=0.60;對其他材料,由本規范有關章節作出規定。
墻體植筋規范有哪些
一、 植筋的施工流程
彈線定位→鉆孔→洗孔→鋼筋處理→注膠→植筋→固化養護→抗拔試驗→綁鋼筋澆筑混凝土 。
二、 材料要求
1、錨固膠:
錨固膠的性能應通過專門的試驗確定。對獲準使用的錨固膠,除說明書規定可以摻入定量的摻和劑外,現場施工中不宜隨意添加摻料。如使用環氧基錨固膠,錨固膠的性能指標應符合《混凝土結構后錨固技術規程》JGJ 145-2004的規定,如是用其它品種的錨固膠,其性能應廠家通過專門的試驗確定和認證。植筋用錨固膠的粘結強度設計值fbd應符合《混凝土結構加固設計規范》GB50367-2006的規定。
2、鋼筋:
鋼筋規格為Φ25,符號\"Φ\"表示HRB335鋼筋,鋼筋性能要符合規范要求,鋼筋在植筋前要清除表明的鐵銹。
三、 施工操作
1、彈線定位
根據變更設計圖紙的鋼筋數量及位置,標注出植筋位置。經我質檢部門驗收,位置符合設計要求后才可以鉆孔。
2、鉆孔
用沖擊鉆鉆孔,鉆頭直徑應比鋼筋直徑大4~8mm左右,鋼筋直徑為Φ25,鉆頭選用φ32的合金鉆頭。鉆孔深度不小于20d(d為鋼筋直徑),實際鉆孔深度應取600mm,鉆頭始終與承臺保持垂直。
備注:按照《混凝土結構加固設計規范》GB50367-2006中提供的植筋基本錨固長度公式計算:錨固深度ls=434mm,小于實際鉆孔深度,故實際鉆孔深度符合要求。
3、洗孔
洗孔是植筋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因為孔鉆完后內部會有很多灰粉、灰渣,直接影響植筋的質量,所以一定要把孔內雜物清理干凈。方法是:用不掉毛的毛刷,套上加長棒,伸至孔底,來回反復抽動,把灰塵和碎渣帶出,再用空壓機吹出浮沉。吹完后再用脫脂棉沾酒精或丙酮擦洗孔壁。但不能用水擦洗,因為用酒精或
丙酮容易揮發,水不易揮發。再者用水后孔內不會很快干燥。洗孔完成后需要經我質檢部門驗收,自檢合格后報監理驗收,驗收合格后方可注膠。
4、鋼筋處理
鋼筋錨固部分要清除表面銹跡及其他污物,一般采用角向磨光機配鋼絲刷除銹,打磨至露出金屬光澤為止,若鋼筋銹蝕嚴重,要用稀鹽酸浸泡除銹10-15分鐘,后用石灰水中和,再用清水沖洗后擦干方可使用。
5、注膠
錨固膠要選用合格的植筋專用膠水,產品要有合格證明,要能夠滿足我項目承臺植筋施工要求。注膠要從孔底開始,這樣可以排出孔內的空氣,為了使鋼筋植入后孔內膠液飽滿,又不能使膠液外流,孔內注膠達到孔深的1/3或計算孔內的用膠量,應扣除鋼筋體積,孔內注完膠后應立即植筋。
6、植筋
首先將配置好的結構膠注入孔內(宜孔深的1/3或計算孔內的用膠量,應扣除鋼筋體積),并將結構膠涂于鋼筋錨固端(宜2-3㎜),然后緩慢將鋼筋插入孔內,同時要求鋼筋旋轉,使結構膠從孔口溢出,排出孔內空氣,鋼筋外露部分長度保證工程需要。
7、養護
植筋施工完畢后注意保護,24小時之內嚴禁有任何擾動,以保證結構膠的正常固化。
8、檢測試驗
在植筋前,要對所用鋼筋及植筋膠進行現場拉拔試驗,以確定鋼筋及植筋膠是否符合設計要求。 方法是:制作與要植筋部位混凝土結構相同強調等級的混凝土試件,按植筋步驟,植入3組鋼筋,待植筋膠完全固化后,進行拉拔試驗。試驗用專用的鋼筋測力計,當加力達到Ⅱ級鋼筋屈服強度時,鋼筋出現頸縮現象,繼而拉斷,這表明鋼筋和植筋膠都是合格的。
《混凝土結構加固設計規范》(gb50367-2006)立柱植筋技術要求(《混凝土結構加固設計規范》GB50367-2013下載)
發表評論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